镇安是十万大山,古时称“终南奥区”。一方面,风光旖旎,美景如画;另一方面,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民谚“沟底看天一条线,抬头掉帽望山巅”便是这种穷山恶水的写照。“一山未尽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宜是老禅遥指处,只堪图画不堪行。”唐代苦吟诗人贾岛此诗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古代镇安的山光风貌与地域特色,也写出了“诗与远方”难求的困惑。直到1958年6月镇安始有省干线公路。改革开放以来,加快交通建设,2001年1月通铁路,2008年11月通高速公路,景观建设、旅游开发才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2016年6月13日,县政协召开文史资料工作座谈会,根据县委、政府确定的“建设文化旅游名县、资源循环强县、高山农产大县”的目标定位,为强力推进金台山、塔云山、木王山、云盖寺古镇等旅游景区建设,征编关于镇安宗教文化、人文历史古迹的文章。
我能为此写点什么呢?
镇安的景观如塔云山、木王山和黑龙观,那时我尚未去过。我的家乡云盖寺已有汪效常、陈道久做过仔细考察研究,写有文章。木王山景点的开发,章登畅等先生全程参与。塔云山的发掘,姚元忠从头至尾参加。我实在没有什么资料可写。但不写吧,对不起政协领导和学文委的期盼。搜索枯肠,我想起手头正在校注的雍正三年知县武维绪所撰《镇安县志》,其中正巧列有“镇安八景”。我所熟知的乾隆年间镇安知县聂焘所撰《镇安县志》则有县治与县境“双八景”。而武维绪《镇安县志》所列八景乃明代正德年间商州名宦、乡贤南镗所拟,距今已有500年悠久历史。这一下,如电光火石,“镇安八景五百年”的选题涌现在了我的脑海。题好一半文,这个选题,也是文章题目,有历史沧桑感,有高度,有深度,新颖别致,易引人注目。

2016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十八,夏至。上午我打电话征求学文委立勤主任意见,他颇为赞赏:写!午饭后我即动笔。开篇引用《长安八景》古诗:
华岳仙掌首一景,太白积雪六月天。
骊山晚照光明现,雁塔晨钟响城南。
灞柳风絮扑满面,草堂烟雾紧相连。
曲江流饮团团转,咸阳古渡几千年。
长安自古帝王都。这个八景也叫“关中八景”。今西安碑林有块碑石,分十六格,一景一画一诗,诗的作者朱集义。此碑刻于康熙九年(公元1680年),比镇安正德八景迟了约160年。我以此诗开篇,烘托镇安正德八景出现时间之早。又将“镇安八景”置于“长安八景”光辉映照之下。我为找到《长安八景》古诗引作开头感到暗自得意,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凤头”。
单有“凤头”不行,还得有“猪肚”即丰富多彩的文章主体。以时间推进为序,我将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依次叙述明八景、清八景与当代八景,力求组合有序,结构严谨。前两篇纯属挖掘古代史料,是对古代史料的选择与诠释,是古为今用,让读者了解古代八景的历史沿革。后一篇纯属当代史乃至正在发生的状况。
上篇写明代正德“镇安八景”。

南镗先祖南贤,原籍陕西华州(今渭南市)罗文桥,被朱元璋钦授陕西商县医学训科,遂定居商山。南镗为礼部郎中南瑄长子,商山南氏七世孙,迁商第五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有战功,曾任礼部郎中,因与宦官刘瑾作斗争被革职。刘瑾倒台后,南镗不再应邀出仕,而继续坚持教学授徒。正德年间受镇安县训导何鼎盛情邀请,跋山涉水赴镇安编撰《镇安志》,一年间踏遍镇安山山水水,为镇安选定八景:
花河春涨:浪滚如花,水涨新绿。
梦谷晴云:上摩霄汉,时云舒卷。
云盖晓钟:震方晨起,鲸声隐隐。
松岭织翠:翠笼峻岭,秀色毵毵。
北阳朝晖:朝阳耀彩,掩映如画。
圣灯晚照:圣灯闪烁,光夺人目。
龙洞灵泉:神龙宅此,旱祷辄应。
药王神迹:药王于此,曾痊黄巢。
南镗还写有《八景序》与《八景诗》。我对其序文与七言律诗一一作了翻译。由南镗所选镇安八景,足以想见五百年前镇安山高林密水深云逸之隽秀,看到美丽的“诗与远方”。南镗所选个别景观“圣灯”“神龙”云云,难免迷信色彩,当属不宜苛求古人之处。
中篇写清代乾隆“镇安双八景”。
聂焘所定镇安“县治八景”,即城区八景:龙楼烟霭、日几朝阳、骊珠樵唱、沣水文源、县寨斜晖、凤冈宝炬、灵岩吸月、石洞潜鳞。“县境八景”即:云盖洞瀑、甲水浮金、岩帘逗翠、石冠簪翠、洵河鱼跃、高峰玉笋、皇峪烟水、旧县笳鼓。聂焘修志所选“双八景”,充满诗情画意,蕴含着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气息,可谓追求“诗与远方”的古代范例。关于县治八景,有卫晞骏所作六言诗八首,又有聂焘长子聂肇堂七律八首。关于县境八景,则有聂焘的次子聂肇基七律八首。我对上述二十四首古诗分别作了散释。诗无达诂,文章做得很辛苦。
8月16日至19日我一鼓作气写完中篇,19日至22日写完下篇,订正补充修改,月底终于交稿。
下篇写新世纪新八景与全景镇安。
上篇与中篇说的都是古代八景。聂志编成不到百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自此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山河破碎,何谈风景!聂志“双八景”渐渐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被血与火所吞噬。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哪里还知道“龙首山”“龙楼山”“日几山”“凤仪山”这类“诗和远方”的化身,众口相传的不过是“南门坡”“北城坡”“西坡”“大西沟”“大坡寨”之类指示方位的“白开水”似的地名了。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万众一心奔小康,同时在呼唤“诗和远方”的回归,呼唤“全景镇安”“山水镇安”。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镇安新八景”进行曲奏响了。
我将下篇分四节阐述:(一)“诗和远方”的失落与回归;(二)世纪之交呼唤镇安“新八景”;(三)十一五、十二五“镇安八景”进行曲;(四)十三五打造“全景镇安”。第二节引用时任城建局局长张本义2001年金秋所作八景颂,当时拟“千波平湖”“十里杜鹃”“黑龙洞”“塔云金顶”“连环潭瀑”“乾旬漂流”“城西莽林”“虹化公园”为八景,而“十里杜鹃”“连环潭瀑”“城西莽林”均在“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首景“千波平湖”指计划在建的柴坪东瓜电站。计划哪有变化快,后来因种种原因,东瓜电站建设未能正式立项。而第三节叙述木王森林公园、塔云山道教圣地、绣屏公园、云盖寺古镇。我为这四处景点各选了八景并各作七律一首赞颂所选八景。第四节打造“全景镇安”,我反复权衡,又多方沟通,在县委、县政府所列打造金台山、塔云山、木王山、云盖寺古镇和黑龙观五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基础上,增添县城已游人如织的绣屏公园和在建的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再加上北阳山自然人文景观,构成“镇安新八景”。
遵循古人“凤头、猪肚、豹尾”写作理论,在文章主体洋洋洒洒叙说镇安八景五百年历史沿革之后,我以《七律·咏镇安新八景》作结,既是下篇第四节的自然收束,又与全文开头所引《长安八景》诗遥相呼应,首尾圆合。窃以为拙作尾诗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和引人遐想的艺术魅力,颇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之妙,腆颜自我表扬于此。
王鹤正,镇安中学退休职工,特级教师。在《写作》《语文建设》《修辞学习》《中学语文教学》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陕西师大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等编著教学辅导读物50余种。